新加坡移民潮,李显龙喊话:新加坡未来全靠新移民!-【创普全球】创普全球是一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海外购房、投资移民、海外投资、资产配置的客观中立机构
  • 移民专家

    移民首席专家

   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,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
  • 海房专家

    海外置业专家

   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,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
  • 财富专家

    财富专家

    为您精心严选多种海外优质财富产品,量身定制保障方案

新加坡移民潮,李显龙喊话:新加坡未来全靠新移民!

2025-03-19

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,新加坡,这个地处东南亚的“小红点”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。它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、高品质的生活以及丰富的商业机遇,成为众多全球精英向往的移民目的地。2025年3月9日,南洋理工学院的礼堂内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民宣誓仪式。近千名新公民齐聚一堂,在庄严的宣誓声中,正式融入新加坡这个大家庭。这一仪式不仅标志着他们人生的新起点,也见证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进一步丰富。

回顾过去一年,新加坡在移民领域成绩斐然。约24000人获得新加坡公民权,其中包含1400名在海外出生的新加坡籍孩子。同时,约35000人成功拿到永久居民(PR)身份。值得关注的是,过去十年间,新加坡每年超三分之一的公民婚姻为跨国婚姻。这种跨国结合的现象,让不同文化在新加坡相互交融、碰撞,使本地的多元文化特色更加鲜明。在宣誓仪式上,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着重强调了移民对新加坡的重要意义。他指出:“如果我们固步自封,紧闭国门,那么无数的发展机会将会悄然溜走,我们的后代也将因此面临不利的局面。

”李显龙多次在演讲中提及,移民是新加坡发展的生命线。他形象地比喻道:“新加坡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也没有广袤的土地作为发展的依托,我们唯一能够依赖的,就是人才。”他还通过具体数据来说明问题:新加坡每年新生儿数量仅约3万名,即便在去年“龙年生育潮”的情况下,出生率仍未达到预期。与此同时,新加坡本地劳动力市场已接近“充分就业”状态,老龄化问题却日益严峻。“倘若没有新公民的加入,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逐渐放缓,甚至可能偏离正轨。”

为了进一步阐述观点,李显龙列举了纽约、伦敦和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例子。这些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枢纽,关键在于它们持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。“在硅谷的科技公司里,10个顶尖人才中或许有8个的祖辈来自不同大洲。新加坡若想让‘小红点’持续闪耀,就必须不断吸引全球人才。”

李显龙还特别提到了两位新公民代表——Prithikka Divyashini和Pham The Hanh博士,他们的经历生动展现了新移民为新加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约40%的新公民与本地人存在亲属关系,另有30%是通过留学或工作逐渐融入新加坡社会。

李显龙在演讲中感慨道:“他们并非毫无关联的陌生人,而是与我们一同生活多年的邻居、并肩奋斗的同事。”面对部分人对移民挤占资源的担忧,李显龙并未选择回避。他坦诚地表示:“竞争压力确实存在,但封闭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失去活力。”他以欧洲一些国家面临的移民危机为例,强调新加坡必须在引进人才和确保社会融合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。“我们每年批准约2.2万名新公民,这个数字是经过精确计算的,既要满足人口发展的需求,填补人口缺口,又要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。”

为促进社会融合,新加坡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。例如,新公民需要参加“新加坡公民之旅”活动,深入了解新加坡的国情和文化;人民协会也积极组织各类社区活动,为新老居民搭建交流的桥梁。李显龙还对新公民提出建议:“你们要主动去了解新加坡的一些‘特色文化’,比如组屋楼下充满生活气息的‘咖啡店文化’。”同时,他也呼吁本地老居民“敞开心扉”:“不要把新邻居当作外人,多交流一些育儿经验、学校选择等生活话题,这些共同的生活点滴最能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
”尽管新加坡政府在推动移民融合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,但挑战依旧存在。一位新加坡本地居民分享道:“孙子班上30个孩子,有12个来自新移民家庭,刚开始确实会担心文化差异引发冲突。”不过她也补充说:“后来发现这些家长和我们一样,都为孩子的PSLE(小六会考)焦虑不已,反倒因此多了许多共同话题。”

对此,李显龙提出了“双向改造论”:“新移民会让新加坡在某些方面更具多元特色,同时,我们也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,就像海南鸡饭从中国海南传入新加坡后,演变成了独具风味的新加坡美食一样。”他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结束演讲:“我们的祖先都是移民,如今轮到我们成为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的见证者和推动者。”目前,新加坡总人口中公民比例稳定在60%左右,关于移民的讨论仍在继续。但正如李显龙所说:“开放或许会带来一些短暂的挑战,但封闭必然会让我们走向衰落。新加坡要想持续繁荣发展,就必须始终保持开放,成为世界的‘会客厅’。”

在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中,某些特定人群在申请PR和公民身份时更具优势。此前,在群众大会上,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宣布了一系列新政,进一步提升了新加坡对外籍人士的吸引力。

他明确表示:新加坡必须继续秉持开放的态度,欢迎并吸引那些愿意融入本地社会的新移民。那么,究竟哪些人更容易申请到新加坡PR呢?新加坡协助管理国家人口及人才署部长英兰妮曾指出:“新加坡政府在审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权申请时,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,包括申请者与新加坡的联系紧密程度、经济贡献、学历水平、家庭结构(如公民配偶会优先获批)、年龄大小以及在新加坡的生活时长等。”

此外,根据2023年的人口简报可以发现:20岁以下入籍公民的人数较多,越早来到新加坡,越早申请PR,就越有可能早日拿到公民身份;21 – 30岁拿到PR的人也不少,越年轻,申请PR的成功率相对越高;高学历人才在新加坡公民和PR群体中占比较大,约80%的新加坡公民和PR都拥有中等以上学历;来自东南亚和亚洲国家的申请人批准率更高,超过90%。

(数据来源:2023年新加坡人口简报)

新加坡在吸引移民方面具备诸多核心优势,使其在全球移民市场中脱颖而出:

1. 经济活力与就业保障:新加坡失业率在2024年仅为2.1%,处于全球最低水平。其30个紧缺职业广泛涵盖IT、医疗、绿色经济等热门领域,为技术移民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。作为稳固的金融中心,新加坡汇聚了超4000家跨国企业区域总部,新移民在这里的平均薪资相较于原籍国增长幅度可达120% – 200%。

2. 教育资源的“双保险”:新加坡的公立教育体系在全球名列前茅,在2025年QS排名中,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与南洋理工大学(NTU)分别位列亚洲第1、第2。PR子女能够优先入读政府学校,且学费仅为国际生的三分之一。此外,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体系巧妙兼顾了英语能力培养与中华文化传承,有效解决了移民家庭的文化适应难题。

3. 安全与福利的“双重护航”:新加坡在全球治安排名中连续十年位居榜首,其法律体系严明,犯罪率仅为0.3%。独特的组屋政策致力于实现“居者有其屋”,PR可购买二手组屋,而私人公寓的投资回报率年均可达5% – 7%。同时,新加坡的税收政策也十分友好,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2%,并且没有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,这使得富豪家族资产配置成本显著低于欧美国家。

4. 文化融合的“软实力”:新加坡华人占比达74%,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较高。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的“新公民融入计划”提供丰富的语言课程和职业培训,助力新移民快速适应新加坡的生活。

5. 身份含金量高:新加坡护照免签186个国家,PR在满足居住满2年的条件后即可申请入籍。

新加坡的移民故事仍在继续书写,它在机遇与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无论是对追求更好生活的个人,还是对寻求发展的家庭而言,新加坡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。

x

定制专属于您的海外方案